返回 首页

重生南宋当道士

关灯
护眼

第181章 让人心生妄见的浊气

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八三看书 83ks.net,最快更新重生南宋当道士!

董绾的呐喊,声嘶力竭,听声音有点耳熟,董绥仔细回味,与娘亲方才说话的声音有点像!

董绾喊完后,随机用手擦脸上的泪。

董绥问:“请问,你家在哪里?”

犹如被人从梦中唤醒,董绾打了一个激灵,泪眼模糊看着董绥,“家?------绥弟------我怎么哭了?好像做了一个梦!”

看到董绾魔怔的样子,昱凡道长仿佛想到什么,急切道:“无尘,快把绾姐拉走,为师猜测这些蚂蚁能让尊嫂和绾姐心生妄见!”(妄见,即幻觉)。

董绥将董绾拉到一旁,“绾姐,快离开,你也不适合待在这里。”

直到此时,董绾才从那个状态走出来,惊问:“绥弟,我真哭了吗?这些蚂蚁有那么邪性吗?让旺财过来试试!”

旺财毫不打怵,将穿山甲递给董纭,三步并作两步来至窗前,站在董绾站过的地方,学着董绾的样子,瞅着那堆蚂蚁。

过了很久,见旺财没有什么反应,董绥对昱凡道长说:“师父,如果这堆蚂蚁能散发出让人心生妄见的浊气,徒儿认为不应该只针对娘亲和绾姐,对旺财也应该起作用。”

昱凡道长也只是猜测,听到董绥有了新的想法,很是高兴,欣然道:“奥!快说说看!”

董绥指着旺财,继续道:”类似的浊气,旺财领教过两次,一次是在蒲凡斋,吸进乌鸦喙中喷出的浊气导致旺财心生妄见,直接往墙上撞;第二次是从三娘家逃出时,在三娘家大门外的胡同里,旺财与绾姐同时吸进三娘家传出来的浊气,导致旺财和绾姐都产生了妄见,本来是在闹市,旺财现在还以为他与绾姐跑到了荒郊野外!不过旺财有防备,所以轻些,绾姐的症状要重些。旺财,我说的对吧?”

“对!”,旺财的眼睛依旧注视着窗台上的蚂蚁,回道。

董绥继续说:“师父,由此看来,浊气并非只针对女子。”

昱凡道长点点头,以示对董绥的认可,“你说的有道理,不过,为师不明白,同样在蚂蚁面前,你娘亲和绾姐能落下泪来,而旺财站了这么久,连表情都没有变化,这又如何解释?”

董绥回道:“徒儿认为,还是这群蚂蚁身上所附灵智所具有的阴气所致。还是我开始说的,灵智所具有的阴气与娘亲绾姐的阴柔之气产生了呼应,借娘亲之口说出那句‘快把山雀赶走!’,说明这个灵芝不欢迎山雀,同时说明山雀在监视这个灵智!与绾姐产生呼应,借绾姐之口说出‘我要回家!’,说明这个灵智生前原本有家,定是恶人通过法术,将这个灵智附在蚁后和这群蚂蚁身上!”

昱凡道长沉思片刻,说:“为师来玉泉观二十多年,只有这座偏殿出过事,耳东在此死于乱棒之下。高道长说,玉泉观自建观以来,除了耳东,从没发生命案。无尘,照你说的,那个要回家的灵智是耳东?为师认为,以耳东生前的修为,他的灵智不至于被谁控制,为师更侧重于怀疑耳东的灵智不去幻化,而是躲在某个角落伺机发坏!虽然为师与高道长多次设下道场,找寻未果!”

董绥继续道:“师父,您以前对徒儿说过,同样是灵智所具有的阴气,阴气与阴气有所不同,所产生的气场也不同,有些阴气产生的气场能让人产生恐惧,就像经常行刑的法场,即使在大白天,法场也给人一种恐惧的感觉。而有些阴气的气场给人一种忧伤的感觉,像古代皇宫中,被皇上冷落而打入冷宫的妃子,她待过的冷宫所形成或留下的气场,很容易让人产生同情忧伤的感觉。师父,您还说过,同样是灵智所具有的阴气,有些阴气,怨气占的成分多些,有些阴气,戾气占的成分多些,就像无尘堂里那顶狗皮帽子,所散发出的阴气,戾气偏重,类似于以毒攻毒,所以那顶狗皮帽子才有了辟邪的功能!”

董绥滔滔不绝,一通气场说辞,让范庄十位青年开了眼界,虽然他们如同在听天书。

董纭更是对董绥刮目相看,抱着穿山甲来到近前,用佩服的眼光看着绥弟,情不自禁道:“绥弟,你行啊!你说的这些让我心服口服!”

其实,董绥说这些只是为最后一句话做铺垫。

纭哥在夸自己,董绥红了脸,腼腆道:“纭哥,还没说完呢。”

董纭为之一愣,“哦,你说,你说!”

董绥看了一眼屋脊上的山雀,又看了看窗台上的蚂蚁,冲昱凡道长说:“师父,娘亲和绾姐,看到面前这些蚂蚁之所以很快流下伤心的泪水,徒儿认为蚁后和蚂蚁身上所附灵智,所具有的阴气及形成的气场以怨气、忧伤为主。这些怨气与忧伤与娘亲绾姐的阴柔之气产生呼应,惺惺相惜,从而让娘亲绾姐产生了同情心,从而落下泪来。”

没等董绥说完,董纭大声赞叹道:“绥弟,说的太对了!”

昱凡道长若有所思,问:“无尘,照你说的,附在蚁后和蚂蚁身上的灵智并非耳东所有,而是有恶人将一个充满怨气和忧伤的灵智,用法术让其附在蚁后和蚂蚁身上,难道这个恶人是沈执墨?”

董绥点头,指着被蚂蚁蛀咬而断裂、落地的房梁说:“这个恶人算好时间,控制蚂蚁蛀咬房梁,让房梁处于一种似断非断的状态,当我进入偏殿后,或许是在乌鸦和山雀的帮助下,房梁断裂,将我砸伤,取了我的性命,山雀再将这些蚂蚁啄食干净,将灵智集中在两只山雀身上。山雀飞回恶人那里,那恶人又可以用这个灵智继续害人!”

董纭倒吸一口凉气,愤然道:“这个恶人太可怕了!昱凡道长,我们尽快将这个灵智解救出来!”

终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,并且得到师父与众人的认可,董绥很是欣慰,长长地舒了口气。

恰在此时,范贵亭拿着一个鸟笼归来,看着旺财还站在窗台前,董绥说:“旺财,起开吧,再站一个时辰也不会哭。”

旺财揉了揉眼睛,抹了把鼻涕,笑言道:“眼前黑乎乎的一片,啥感觉也没有!”

董绥调侃道:“一准是你两个蜂儿把蚂蚁都恶心晕了,所以蚂蚁们没有散发出让人心生妄见的气味。”

旺财有点尴尬,故作生气,“绥哥,你咋和绾姐一样拿蜂儿说事?刚来玉泉观时,你不是与我一样吗?大长蜂儿嘴边挂!”

董绥将旺财拉到一旁,关切道:“是不是夜里着凉了?待会儿让高栋给你煮碗姜糖水,这下行了吧?”

一听有糖水喝,旺财面露喜色,附和道:“绥哥,若不是你提醒,我真忘了着凉生病这个事!”

为了一碗姜糖水,连着凉生病这样的事也往自己身上扯,旺财的举动让大家笑出了声。

董先鸣他们回了厨房。

董绥拿过范贵亭手中的鸟笼,仔细查看鸟笼诱鸟的原理,范贵亭在一旁介绍着使用方法。

旺财指着屋脊上的山雀,提醒道:“山雀和松树上的领头乌鸦有一比,精明的很,小心能听懂你俩的谈话!”

觉得旺财的话有道理,两人随之放低了谈话的声音。

鸟笼拿来了,穿山甲找到了,经过商议,大家开始行动。

将木棍有符纸的一端放在鸟笼里,再将鸟笼放到木框内,几位青年将木框抬到偏殿西边出事的两间屋内,等山雀进入鸟笼被诱捕后,继续将鸟笼放在偏殿内。

这时将穿山甲放到鸟笼的旁边,让穿山甲开始舔食偏殿内的蚂蚁,为防止穿山甲跑掉,用绳子将穿山甲的腿绑住,另一头绑在木柜上,而且绑一个死扣。

范庄十位青年分工轮流在此看守。

做完这一切,接近晌午,昱凡道长他们去吃饭。

窗台外及窗台上的蚂蚁陆续回到偏殿内,因为白天的原因,大部分蚂蚁重新钻到断裂的房梁内。

午时刚过,看守的人跑到厨房,说逮住山雀了

昱凡道长说:“把穿山甲放到偏殿内,让穿山甲吃蚂蚁!”

白天,由于大部分蚂蚁钻到木棍及房梁内,因此,只有等到午夜子时后,蚂蚁出来觅食后,穿山甲才可以舔食到蚂蚁。

如此一来,用了接近三天,才将大部分蚂蚁舔食干净,担心出现意外,担心山雀飞走、穿山甲逃走,大家在偏殿旁打起窝棚,最后一宿,昱凡道长和董绥亲自在偏殿守候!

但是,关键时刻,山雀和穿山甲都逃走了!

下面,普及一些南宋的有关知识:

一、南宋时期的风水先生已经开始使用罗盘了。据《二十五史·宋史》的编撰者阿鲁图记载,罗盘是南宋时一个名叫罗禹瑒的人在司南的基础上所创。宋人曾三异在《因话录》中也有关于罗盘的记载:“地罗或有子午正针,或用子午丙壬间缝针。天地南北之正当子午,或谓江南地偏,难用子午之正,故丙壬参之”。在1985年江西临川县的一个南宋古墓里面还出土了一个手捧大罗盘的“张仙人”陶俑,这也是南宋时期有罗盘的实物证据。

二、南宋临安冬季,人们一天通常吃三次饭。

宋代之前,平民百姓主要以两餐制为主。到了两宋时期,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,宵禁制度被完全废除,夜市繁荣,人们“夜行”时间增多,有了在天黑之后再添加一餐的必要,三餐制逐渐普及开来。

南宋都城临安商户众多,城镇繁荣,餐饮业和娱乐业发达,夜市也非常热闹,即使在冬季也不歇业,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北宋相似,也是一日三餐。

三、蛊术是一种古老神秘的巫术。在中国古代传说中,蛊是把各种毒性强大的毒虫放在一个器皿中,让它们互相残杀,最后活下来的那只毒虫就被称为“蛊”。

蛊术常和害人的邪术联系在一起。比如,传说有人会用蛊术操纵蛊虫进入人体,给中蛊者带来各种病痛,甚至是精神错乱。不过,从科学角度看,没有证据显示这种操纵蛊虫害人的蛊术是真实存在的。在一些少数民族文化里,蛊术还带有神秘色彩,是祭祀等传统仪式的一部分,有着特殊的文化寓意。

在南宋,可能会用“幻妄”“妄见”“目眩神迷而生幻象”之类的表达来描述出现幻觉的状态。

例如“心生妄见,如睹异物”,大致是说心里产生不真实的视觉,好像看到了奇怪的东西,以此来表示出现幻觉。

四、道教茅山派的创始人一般被认为是西汉的茅盈。

茅盈,字叔申,陕西咸阳人。传说他十八岁入恒山修道,后隐居于句曲山(今称茅山,在江苏西南部),创立了道教茅山派。他修炼服气、辟谷术,并以医术救治世人。他的两个弟弟茅固、茅衷也跟随他修道,三人被后世尊称为“三茅真君”。

此外,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也对茅山派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。南齐永明十年(492年),陶弘景辞去官职,归隐茅山,开宗立派,广收门徒。他继承了杨羲、许谧所传的上清经,悉心编纂了专门记述上清派早期教义、方术及历史的《真诰》《登真隐诀》《真灵位业图》等两百余卷道经,在此弘扬上清经法。经他及众弟子数十年的苦心经营,教理和组织逐渐完备,茅山派逐渐发展壮大,后人因以茅山为祖庭,逐渐发展演变成了“茅山宗”。

在南宋是有“巫师”这个名词的。

南宋时期的志怪笔记《夷坚志》中就多次提及巫师,如“福州有巫,能持秽迹咒行法,为人治祟甚验,俗称大悲巫”“邑有女巫,能通鬼神事”“巫者汤法先跳跃作法”等描述。此外,在南宋的一些法令、判词等文献中,也有关于巫师的记载,如《名公书判清明集》中提到“黄六师者,乃敢执迷不悟,首犯约束。观其所犯,皆祀典之所不载”。

而且,在南宋之前的历史文献中也已出现“巫师”一词,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中记载的萨满一词,其意指巫师一类的人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