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首页

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

关灯
护眼

315章 黛玉与薛宝钗怎么和好了?

加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八三看书 83ks.net,最快更新红楼梦明亡史全索隐!

四十二回薛宝钗审问过林黛玉之后,后文又送燕窝等给黛玉,似乎二人的关系完全和好了,作者为何要这样写,对于这一点,也是很令人费解的。

要知道在前面二人是常常针锋相对的,从这件事以后,黛玉在与薛宝钗的交锋就经常落于下风,我们从这回开始,继续结合背面来看一下薛宝钗与黛玉的这种和好。

事情的伏笔是在黛玉对牙牌令时,说的那些唱词,所以我们要记住黛玉牙牌令里隐含的寓意,就是黛玉国破人亡的结局。

原文是:

宝钗等吃过早饭,又往贾母处问过安,回园至分路之处,宝钗便叫黛玉道:“颦儿跟我来,有一句话问你。”

黛玉便同了宝钗,来至蘅芜院中。进了房,宝钗便坐了笑道:“你跪下,我要审你。”【蒙侧批:严整。】

注意这里是写宝钗叫黛玉到蘅芜苑,并且一开口就让薛宝钗跪下,我们索隐派常说黛玉隐射崇祯,宝钗隐射皇太极,但是却从没有人将二者代入具体情节,来解读作者到底在写什么?

其实这一段就是在写崇祯与皇太极的直接交锋,作者就是通过这些细节来表现历史上双方你来我往的斗智斗勇。

跪下代表什么?可以理解为认输,宝钗让黛玉“跪下”,好像是皇太极在说:“崇祯,这次看你还不认输。”

黛玉不解何故,因笑道:“你瞧宝丫头疯了!审问我什么?”

宝钗冷笑道:“好个千金小姐!好个不出闺门的女孩儿!满嘴说的是什么?你只实说便罢。”

黛玉不解,只管发笑,心里也不免疑惑起来,口里只说:“我何曾说什么?你不过要捏我的错儿罢了。你倒说出来我听听。”

薛宝钗先出招,黛玉说出了她的目的,“不过是要捏黛玉的错罢了,”就是皇太极先出计谋,然后等待崇祯的应对,准备抓住他的漏洞。

那么这里是先双方的什么操作呢?我们继续来看。

宝钗笑道:“你还装憨儿。昨儿行酒令你说的是什么?我竟不知哪里来的。”【蒙侧批:何等爱惜。】

黛玉一想,方想起来昨儿失于检点,那《牡丹亭》、《西厢记》说了两句,不觉红了脸,便上来搂着宝钗,笑道:“好姐姐,原是我不知道随口说的。你教给我,再不说了。”

这里解释了黛玉是说出了《牡丹亭》、《西厢记》里的唱词,算是失于捡点,因为这些书中有一些比较露骨的描写,对于大家族小姐来说,是不能看的。

其实这里宝钗等于是已经抓到黛玉的把柄了,只不过这种把柄不好直接说出来,因为她自己也面临同样的问题,就是她自己自己也看了。

这在背面,其实是作者在模拟二人的性格特点,面对同样的问题,薛宝钗是率先抓住了机会,变被动为主动,林黛玉则是先慌了。

那么在背面,黛玉为何先认为自己不该说呢?还要说到牙牌令说《西厢记》、《牡丹亭》中唱词的“寓意,”我们解释过那透露了崇祯帝最后的结局,就是离开皇帝宝座,退朝看到江山易主的场面。

黛玉认为自己不该说这话,就是不希望大明王朝的结局是这样,而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这些书太露骨,因为大观园里就有戏班子,他们经常唱这些戏文,黛玉当他就是听到十二个小戏子在演习戏文时,听到的这些句子。

因此黛玉的窘境其实是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,而崇祯朝廷的困局,令她生出了无能为力之感,因此当薛宝钗代表的皇太极邀请他到蘅芜苑来谈事情,她也愿意去看看到底是什么花招。

当然崇祯自己是不可能去的,而是派代表去了,因此这里有:

【蒙侧批:真能受教尊敬之态娇憨之态,令人爱煞。】

真实的历史上,崇祯与皇太极都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,有些人可能不知道,其实双方都有亡国的危险,因此为了腾出手来解决内部问题和蒙古林丹汗,皇太极向崇祯帝提出了议和,他也敏锐度发现了崇祯面临的困局。

try{ggauto();} catch(ex){}

下面就是双方的外交战场的交锋:

宝钗笑道:“我也不知道,听你说的怪生的,所以请教你。”

这是皇太极先试探,派使者先向明朝试探和谈的可能性。

黛玉道:“好姐姐,你别说与别人,我以后再不说了。”

宝钗见他羞得满脸飞红,满口央告,便不肯再往下追问,因拉他坐下吃茶,

【蒙侧批:若无下文,自己何由而知?笔下一丝不露痕迹中,补足存小姐身分,颦儿不得反问。】

批语说的下文,就是黛玉说的“我只以为宝钗心里藏奸,”原来黛玉此时认为,宝钗一定是在使什么奸计,因此先答应她,只是显得有点慌乱,宝钗见她这样,就留她吃茶,也就是正式开始和谈。不再追问酒令的事,就是不再进攻。

款款的告诉他道:“你当我是谁,我也是个淘气的。从小七八岁上也够个人缠的。我们家也算是个读书人家,祖父手里也爱藏书。先时人口多,姊妹弟兄都在一处,都怕看正经书。弟兄们也有爱诗的,也有爱词的,诸如这些《西厢》《琵琶》以及‘元人百种’,无所不有。

【蒙侧批:藏书家当,留意。】批语让我们留意,是这里面有暗示。

《西厢》原名《会真记》,《琵琶》通常指的是《琵琶行》,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叙事诗,讲述了长安城一位倡女因技艺高超而受到人们尊敬,但最终因年长色衰而不得不委身为商人之妇的故事。

《元人百种》则是指《元人百种曲》,是明代戏曲学家臧懋循编纂的一部元杂剧总集,作品收录了大约一百种元代的杂剧作品。

根据背面历史,这里就是暗示崇祯在与女真人会盟,商谈休兵罢战,进行商贸易往来。

而皇太极为了表示诚意,要求北元蒙古诸部全部停战求和。所以你现在明白为何黛玉宝钗和好了吗?

薛宝钗说:

他们是偷背着我们看,我们却也偷背着他们看。后来大人知道了,打的打,骂的骂,烧的烧,才丢开了。所以咱们女孩儿家不认得字的倒好。

薛宝钗的意思是,之前打的打,烧的烧,都是前辈们的恩怨,咱们到此为止倒好。

男人们读书不明理,尚且不如不读书的好,何况你我。

就连作诗写字等事,原不是你我分内之事,究竟也不是男人分内之事。

【该批:男人分内究是何事?】

男人们读书明理,辅国治民,这便好了。【蒙侧批:作者一片苦心,代佛说法,代圣讲道,看书者不可轻忽。】

【该批:读书明理治民辅国者能有几人?】

这里连续说读书人应该读书明理,批语也反复强调,读书人却没有几个能治民辅国的,就是指大明朝堂之上的文官们,他们却没有几个人明白事理的,一味的要求与满洲死磕到底,坚决抵制议和,完全不顾国家财政崩溃,兵力不足的局面,导致崇祯帝只能在困境中坐以待毙。

只是如今并不听见有这样的人,读了书倒更坏了。这是书误了他,可惜他也把书遭塌了,所以竟不如耕种买卖,倒没有什么大害处。你我只该做些针黹纺织的事才是,偏又认得了字,既认得了字,不过拣那正经的看也罢了,最怕见了些杂书,移了性情,就不可救了。”

一席话,说的黛玉垂头吃茶,心下暗伏,只有答应“是”的一字。

【蒙侧批:结得妙。】

黛玉垂头吃茶,只有答应“是”,是作者临摹崇祯帝的无奈,他只能面对现实,知道满洲方面说的是事实,休兵罢战才是最正确的道路,否则局面就不可救了,这就是钗玉和好的隐喻。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